七律——游祁东归阳古镇①
黎云昆
古道斑驳侵绿苔,沿街老铺立排排。
大堂②尚见残标语,小店多悬旧匾牌③。
一水中分④巡检⑤地,两家朋跺⑥骑楼⑦宅。
借得老太藤圈椅⑧,浊酒半壶细品来。
注释:
①归阳古镇:位湖南祁东白河与湘江的交汇处,北连衡阳、长沙、武汉,西接接永州、桂林,直达两广和云、贵、川。归阳古镇自汉代以来即为著名的水路码头,商贸重镇。此镇位湘江北岸,故名归阳。见图一、二、三。
②大堂:祁东归阳大会堂,文革时期所建,估计当时建造之时是将部分临街的古建拆除了。现其墙壁上仍依稀可见“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此堂对乡镇而言,其规模确实非常宏达大,但与整条街的古建筑极不协调。现在,大会堂已整体改作了工厂。见图四。
③旧匾牌:只有文革时期的,文革以前的估计都在文革中被横扫了。见图五、六、七。
④一水中分:归阳古镇沿白水两岸兴建,故一条白河将古镇分为东西两部。两部分通过状元桥联接。桥为五孔石拱桥,建于清朝同治年间。传说当年桥落成之时,刚好有一位新科状元打此经过,状元桥由此而得名。见图八、九、十、十一。
⑤巡检:古镇自明太祖洪武元年始,明清两代均设归巡检检司。
⑥两家朋跺:镇上的商铺、住宅建筑,其山墙多为相邻两家共用,即可节省建筑费用,又可节约土地。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在临街处的共用山墙下部,嵌石碑一块。如相邻两家,一家姓陈、一家姓赵,则在碑上书“陈家、赵家朋跺”字样。现在很多农村建房,仍是各建各的,由此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见图十二。
⑦骑楼:建筑物一楼临街部分空出,形成可供行人遮风挡雨的走廊,只留出柱子以支撑上部的建筑。这样的建筑便于展示橱窗,招徕生意。此种建筑形式源于南洋各国,渐次引入广州等华南城市,引入湘湖地区,实属罕见。见图十三、十四、十五。
⑧藤圈椅:一旧屋门前所放置,屋内老太太常坐此处,看着过往的人群。借得一坐。见图十六。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图九
图十
图十一
图十二
图十三
图十四
图十五
图十六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