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一瞥——梅州客家菜
黎云昆
到了梅州,一定要品尝一下客家菜。
梅州人早餐爱吃面。有一种腌面,很有特色。腌面的做法:生面以骨头汤烫熟,捞起,置入碗中,另加一碗肉汤,内中有牛肉片,青菜。可以先吃面,再喝汤,也可以一边吃面一边喝汤(见图1)。
梅州人饭前很讲究喝汤。有艾茸汤,以艾叶晒干,打碎,入汤中,有很浓重的中药味,据说可以开胃,解暑。
梅州人的粄食最难理解,大街小巷都有售卖,饭店里也有。原以为粄字当作板讲,应为米粉制成的片状食品,如河北的薄饼、云南的饵块之类。没想到什么都可以称作粄。类似米线的珍珠粄(见图2),笋般(见图3)、发粄(见图4)等等。在一景区还见到有售卖仙人粄的,据说是加了仙人草制成,但成品为之见也,仙人草也不知何物。原来粄字就是米制成的食品,凡是米食均可称之。
客家人一道特色菜是酿豆腐。先将豆腐切成块,再在块中挖一洞,将事先准备好的肉馅放进去。也有将肉馅夹在两块豆腐中间的(见图5、6)。据说客家人南迁后,难得吃到小麦面做的饺子,于是,做成酿豆腐替代饺子。这其中,也有一段心酸史。
梅菜扣肉是正宗的梅州客家菜。但真正正宗的梅菜扣肉,肉片非常厚,体现了客家人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豪爽(见图7、8)。
就肉类而言,梅州的客家人最喜欢吃的、也是最常吃的,还是猪肉。除了前文所述的梅菜扣肉外,还有:全猪煲,将猪肠、肚、肝、肺一起炖(见图9);油炸肉,捡有肥有瘦的肉(见图10);炒肥肠,肥肠清洗的雪白如玉(见图11);猪骨汤,用猪腿骨炖(见图12);猪场红,以猪大肠和猪血共炖(见图13);猪脖肉蒸黄花菜,黄花菜是干菜,铺于底部(见图14)等。
鸡、鸭、鹅也是客家人常吃之物。有盐焗鸡(见图15)、鸡笋汤(见图16)、炖胡鸭(见图17)、白切鹅(见图18)。
客家人吃狗肉,多是煲汤,据说对身体很有好处(见图19)。
鱼也是客家人喜欢吃的食物,最有名的应当是鱼丸(见图20)。据说鱼肉要在石臼里砸烂,细至如泥,方可下锅。
客家人的菜谱里也有一些不常见之物,如炒牛胞衣,胞衣即牛的胎盘(见图21)。还有鳄鱼煲笋(见图22)。鳄鱼在广东一带,历史上是一大公害。当年韩愈在潮州任刺史时便发过一篇《祭鳄鱼文》,韩愈在此文中历数鳄鱼的罪过“食民、畜、熊、豕、鹿、麞,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看来,客家人将鳄鱼作为食物,还是需要胆量的。不过现在能够作为食物的鳄鱼,当然是人工饲养的了。
客家人的菜谱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如近年来辣木作为新生的食品正在流行,客家菜里便添加了辣木豆腐(见图23),将鲜辣木汁加入豆腐中,味道鲜美,颜色鲜亮,很讨人喜欢。还有辣木面粄(见图24),此粄系将辣木粉拌在米粉中制成。
客家人的一些吃法也有特色,如吃白粥时需加油炸小鱼,小鱼系山中小溪中生长,纯天然食品(见图25)。另,客家人油炸花生米需加入葱花,看起来美观,葱花味道使花生米更加鲜美(见图26)。此外,油炸茶叶(鲜叶)也可以成一道菜(见图27)。
客家人在菜中还往往加一些中药材。一山村小店,餐桌上上了一锅溪黄汤(见图28)。此汤用溪黄草,即俗称土黄连的草药(见图29)制成等,具有补肝明目、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的功效。
到梅州去的朋友,别忘了品尝梅州的客家菜!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