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向孩子致敬

黎云昆

 

我们总是在教育我们的孩子,要主动向长辈问候敬礼。但很少有人要求做长辈的,在孩子敬礼后也应当还礼。

就现今国人的道德观而言,年少者,尤其是几岁的孩子,向年长者鞠躬致敬,长者不必也以鞠躬的方式还礼,至多以含笑点首的方式表示一下便可以了。

但古代并不这样!

明冯梦龙编著的《醒世桓言》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一个九岁的学童,放学回家,见其父与邻居家伯伯对奕,旁边坐一六十多岁的老爷爷在观棋。学童先将书包放在椅子上,向老爷爷叫声公公,深深的作了个揖。老爷爷也欲起立还礼,被其父一把以手按住说,你老人家不必多礼,却不怕折了那小厮一世之福?老人道,说那里话!口中虽恁般说,被其父按住,只把臀儿略起了起,腰儿略曲了曲,也算受他半礼了。那小学生又叫声伯伯,作揖下去。伯伯还礼时,其父因坐其对面,隔了一张棋桌,不便拖拽,只得也向伯伯作揖相陪。小学童见过二客后,才到其父跟前揖拜,然后立身起来向其父秉告学校先生交待的话语,再取了椅子上的书包,端端正正走入内室。

这一段描写很有意味。首先,孩子放学以后,见家中有客,一定先客后主,向客人打招呼,再向其父致礼。客人之中,又先向年长者致敬,做到长幼有序。其次,长者在接受了孩子的敬礼后,一定要还礼,而且要十分恭敬,起立致敬。第三,长者还礼,孩子的父亲一定要谦让,谦让不过,要向客人赔礼。真正一个礼仪之邦!

100多年前,杭州的教会医院广济医院(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简称浙二医院)梅藤更(David Duncan Main,苏格兰人)院长查房,病房住一位五六岁小病友,这个孩子恭恭敬敬地给院长鞠躬敬礼,这位外籍院长也一躬到底,向小朋友还礼(图1)。

2016年G20杭州峰会时期,浙医二院在峰会期间为美方提供的定点医疗保障服务。峰会后,美国白宫医疗官Betty Moore上校等人来到浙医二院,代表美国总统奥巴马向王建安院长赠送了一本镶有美国白宫徽章的奥巴马签名笔记本作为礼物,以感谢浙医二院在峰会期间为美方提供的定点医疗保障服务。为了表达对外宾的敬意,王建安院长回赠了这副“鞠躬图”(图2 。在这副“鞠躬图”的背后还写着:

The photograph was taken i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located in Hangzhou,China in early 20th century. The scene captures Dr.David Duncan Main,a British physician and the first Hospital president, greeted a pediatric patient with reciprocal humility and respect. It symbolizes the hospital’s core value today:“The Needs of the Patients and Customers Come First. ”

(译文:这张于20世纪初摄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照片,生动记录了首任院长梅藤更与小患者相互鞠躬的瞬间,传递了医患之间的谦逊和尊重,也象征着医院的核心价值: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

这个场面的确十分感人。这副图体现的不仅仅是简单和谐的医患关系。这里体现的是对孩子的尊重。

礼貌教育要从娃娃做起,长辈在接受了晚辈的礼后,应当还礼。这对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自尊自爱至关重要。

向孩子致敬

图1

向孩子致敬

图2

 

话题:



0

推荐

黎云昆

黎云昆

355篇文章 1分钟前更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林业部科技司副司长。从事林业工作40余年,熟悉珍贵树种培育、森林经营、红木产业、生态产业、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以及中国古典家具的型制、结构及文化表达。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