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蝙蝠可能是世界上最为令人生厌的动物了。蝙蝠外形丑陋、面目狰狞、齿爪尖尖、吱吱乱叫、行踪诡秘,加之其白日深藏于阴森恐怖的洞窟,夜晚则飞出到处游荡,有的蝙蝠还以吸食动物及人血为生,所以在许多国家的文化中,蝙蝠往往和鬼魂联系在一起,是邪恶的化身,或干脆被当作吸血鬼。
 
但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蝙蝠却享有其他动物无可比拟的尊荣。我国古典建筑、陵园、家具、器物、室内装饰多有蝙蝠的图案。关于蝙蝠的书画、诗词、歌舞以及其他文化作品也比比皆是。
 
蝙蝠之特别受国人待见,主要原因还在于蝙蝠的发音。蝙,与遍谐音,蝠,与福谐音。蝙蝠、蝙蝠,遍地是福。
 
凡与人们生活有关的,都可以包含在福里。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凝聚在一个福字上。
 
福星高照、洪福齐天、福如东海、洞天福地、五福临门,什么?谁人不想?目遇之,眼福;品尝之,口福;听闻之,耳福;入情者,艳福;入心者,幸福。谁人不要?而这一切都由这蝙蝠带来。活着要享清福,死了要享冥福,时时要有福、处处要有福。这是几千年来国人的追求。
 
我国向来讲究“福禄寿”三星高照,这三星中第一星便是福星,而蝙蝠就象征着福,就是福星的代表。对国人而言,福禄寿三星中,最重要的是福星。有了寿、有了禄,但不幸福,活的并不会痛快。什么都有了,但幸福没了,这种日子叫人怎么过?
 
当然光有福还不行,人们有了福自然想起寿。中华文化向来是将福与寿联系在一起的,福寿齐天、寿山福海、福寿康宁、福寿绵长、福寿全归,给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恰好,蝙蝠在动物世界中正属于长寿者。因此,蝙蝠又成为寿星的代表。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蝙蝠的长寿性。蝙蝠拥有超强的免疫系统,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害。此外,蝙蝠一生中大部分都在睡眠,此时其生理机能减慢,新陈代谢降低,因此寿命较长。
 
一般而言,动物寿命往往与体型大小呈正相关性。普通家鼠通常只能活1~3年,而与老鼠大小相差无几的某些蝙蝠却可以活40年之久。我国古代人的平均寿命也就是三四十岁,一个人,穷毕生精力,只见到蝙蝠生,却不能见到蝙蝠死。加之蝙蝠来无踪去无影,难于观察其习性。此外,蝙蝠又常住于山洞之中,古人认为神仙也住在那里,这更增添了蝙蝠的神秘色彩。于是,蝙蝠的寿命也就从几十年传为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所以蝙蝠自然也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长寿的标志了。
 
相传,八仙之中,最年长者张果老也是蝙蝠变的。据明·吴元泰《东游记》载:“张果者,混沌以来白蝙蝠也。其受天地之气,得日月之精,历岁久远,化而为人。……常乘一白驴,每倒骑之,日行数百里,休息之时,虽折叠之,其厚如纸,藏于箱巾中。欲骑,则以水噀之,复成为驴,倒骑于其上,奔跃而去。”
 
八仙的故事在我国流传的极广。清·李百川《绿野仙踪》载:“福海真人张果,非天地初开时一蝙蝠耶?三界诸仙神圣,那个不敬服他?就是上帝,亦加优礼。”由此可知,张果老在神界的威望是极高的。因此,张果老的形象,也使作为寿星代表的蝙蝠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蝙蝠之为长寿的标志也因张果老而驰名。
 
三星中寿星的权重也很大。只有长寿,安享荣华富贵和高居禄位才有实际意义。试想,寿命都没有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蝙蝠以一小小动物,占了福星、占了寿星,三星竟占了两星,真可谓福寿双全。试问动物界,谁人能比?!
 
自然,福寿都有了,人们便会想到禄了。最好能当官,这样才能光宗耀祖。福禄真祥、福禄厚重、福禄寿喜、福禄双全、福禄长久,这当然也上人们追求的目标。
 
不过,蝙蝠与禄星的确不大相关,这倒并不遗憾。因为并不是谁都能够当官的,且当了官后,往往却没了福、也没了寿,倒不如有福、有寿来的实在。有福、有寿,多福、多寿,这是达官贵人的追求,也是升斗小民的追求。这大约也就是蝙蝠之为广大国人所喜爱的理由吧。
 
蝙蝠除了表示福与寿的含义之外,还扮演了其他令人赏心悦目的角色。
 
那位连鬼神都怕的钟馗先生便特别喜欢蝙蝠。钟馗到阴间是为了打鬼,但是阴间一片黑暗,他看不清,所以需要蝙蝠来帮忙。蝙蝠可以在黑暗当中找到的路径、辨识鬼怪。钟馗在我国民间文化中可是个重量级的人物,钟馗画像常被贴于门上,或置于厅堂,可以起到镇宅辟邪的作用。人们没有享到福、没有得到寿,都是恶鬼在暗中作祟。把鬼打掉了,福寿也就降临了。从古至今,凡画钟馗像的,必定要有蝙蝠。蝙蝠跟着威风凛凛的钟馗,更倍受人们的青睐。
 
明宪宗朱见深曾绘《岁朝佳兆图》,图中钟馗的双目紧盯着前方的蝙蝠,钟馗与蝙蝠的关系被刻画的惟妙惟肖。朱见深少年天子,但却怠于政事,甚至登基六年后至死不见大臣,军国重事,一律交由亲信太监处理,自己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但他的人物画却无人可比。
 
蝙蝠的这些特性,使得他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荣登神坛、光华四射。但是,蝙蝠也有倒霉的时候。
 
印度人视牛为神兽,人们就是饿死,也没有人敢把牛宰了吃肉。西方人视猫狗为家庭成员,病了要送他看医生,死了要给他送葬,炖了吃肉的事,是绝对没有的。
 
但一直坐在神坛上的蝙蝠,一旦下来了,他们的命运可就惨了。
 
如前文所述,蝙蝠是灵兽、是仙鼠。这对于吃什么就补什么的国人来说,诱惑可就大了去了。
 
晋·郭璞《玄中记》载:“蝙蝠百岁者倒悬,得而服之,使人神仙。”吃了蝙蝠可以成仙,人世间还有比这更美的事吗?
 
当然,成仙的事,不是一般凡人所能指望的,但蝙蝠长寿,这一点却是上至皇帝、下至乞丐都希望能够得到的。毕竟,谁也不愿意早早死去。
 
明·李士材《雷公炮制药性解》载:“伏翼原名蝙蝠,以其昼伏夜飞,因称伏翼。能伏气,冬月不食,故多寿,人服之,宜其有延年之功矣。” 东晋·葛洪《抱朴子》载:“千岁蝙蝠,色如白雪,集则倒悬,脑重故也。此物得而阴干,末(碾成碎末)服之,令人寿四万岁。”
 
明·陈嘉谟锚点本草蒙筌》中还真的记载了令人延年益寿的蝙蝠炮制方法:“夏月张获,制宗雷公。去胁爪外毛,留嘴脚肉翅。醇酒浸宿,漉起阴干。绞黄精汁旋涂,架文火上烘燥。任研丸散,每服酒吞。……。久服延年无忧,令人喜乐媚好。”
 
吃了蝙蝠即或不能成仙,也可活万年、活千年、活百年。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多活个几年、十几年也就足够了。这么一来,蝙蝠就遭殃了。
 
此外,在我国传统医学中,蝙蝠还真是一味药。
 
蝙蝠可以治疟疾。范注《治疟方》载:“蝙蝠七枚,合捣五百下。发日鸡鸣(早)服一丸,乩晷(晚)一丸。遇发,乃与粥清一升耳。”疟疾是我国历史上最邪恶的传染病之一,人们所称的瘴气,实际上也是指疟疾。疟疾现在也是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的恶性传染病,据报道,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愈200万人。
 
蝙蝠可以治疗瘰疬。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蝙蝠治)多年瘰疬。用猫头、蝙蝠各一个,都加上黑豆,烧存性,共研为末敷患处。其疮已干,则调油涂搽。内服五香连翘汤。” 瘰疬又称老鼠疮,是生于颈部的一种感染性外科疾病,俗称疬子颈,即现代医学的淋巴结核。病情发展后可有全身症状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热等,还有病变器官的局部症状。
 
《本草蒙筌》还记载了蝙蝠能治的其他症状,如:“(蝙蝠)目血点眼,夜视有光。……(将蝙蝠)捣散少拌饭食,又治小儿无辜(俗谓小儿羸病)。”
 
此外,蝙蝠的血也是和(huò,搅拌)药的材料。
 
明·冯梦龙《情史》载:“《秦始皇识嫔妃操守方》: 密陀僧(氧化铅黄色或红褐色粉末)、干胭脂、朱砂各等分上为细末,蝙蝠血调,搽身上,远年不退,与人伦交,其色即退。妙验如神。”
 
中国古代的皇帝,几乎都有一个庞大的后宫。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后宫佳丽三千人”,实际上,有的皇帝的后宫远远不止三千人。如何管理这支庞大的队伍始终是一大难题。为了保证后宫队伍的纯洁性,先要把这些女人关进高墙深院里,让她们“不得见人”(《红楼梦》中皇妃贾元春语),再把一大群好端端的男子生生整成残废,以建立太监制度,来侍候她们、管理她们、监视她们。除此之外,还需要无数的蝙蝠,“抛头颅、撒热血”,把性命搭上。真可谓心机费尽!
 
秦始皇的秘方难免不被传出去,后代的皇帝也难免不会不用这个方子。因此为了这件事情,蝙蝠们会一代一代地为此做出牺牲。
 
为了治病,将蝙蝠宰杀似乎无可指摘。但也有良心上过不去的。
 
清·徐谦《无犹如此》载:“鲜于氏,眉州人,因合药,砾(以石臼捣碎)一蝙蝠为末。及和剂,则有数枚小蝙蝠围聚其上,目皆未开,盖识母气而来也。一家为之洒泪,誓后合药不用生命,更勤于放生。” 此事不仅感动了当事人,也深深地感动了作者,作者自言:“至今予读之,亦为掩卷,泪涔涔下。”实在令人惨不忍闻。
 
不管怎么说,为了治病而宰杀蝙蝠,总还算有道理可讲。更糟糕的是,蝙蝠作为美味佳肴,上了人们的餐桌。这样一来,蝙蝠可就遭了难了。
 
其实,蝙蝠说到底没有那么多的灵气、福气,也并不见得吃了以后就能延年益寿、就能治愈疾病、就能味道鲜美。
 
不过,蝙蝠的确是世界上绝顶聪明的动物。
 
蝙蝠是兽类,但可以在天上飞,蝙蝠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自由飞翔的兽类。除了蝙蝠以外,没有其他任何哺乳动物能够征服天空。蝙蝠的飞行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利用其他哺乳动物无法触及的资源。我国一些典籍也的确将其列入鸟类。如乾隆本《保德州志》便将蝙蝠与黄莺、啄木鸟、代胜等鸟类一并归入鸟属。
 
尽管如此,古人还是将蝙蝠归入鼠类。崔豹《古今注》载:“蝙蝠,一名仙鼠,又曰飞鼠。”清·叶志诜《神农本草经赞》载:“入穴为鼠。出穴为鸟。”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是,蝙蝠是老鼠偷吃了盐巴变的。
 
蝙蝠能飞、能跑的特性,使得人们对之刮目相看。唐·道宣《广宏明集》载:“譬如蝙蝠。人捕鸟时入穴为鼠。人捕鼠时出穴为鸟。”
 
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载:“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汝?’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于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个无奈他何!’此中虽语涉刻薄,但也只有蝙蝠能够有此神功,其他动物是不能与之相媲美的。
 
蝙蝠形似老鼠,但蝙蝠和老鼠的确没有任何关系。蝙蝠属于翼手目(Chiroptera),而老鼠是啮齿目(Rodentia),蝙蝠与灵长类动物(如猴子、猩猩与人类)的关系实际上比与啮齿类动物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蝙蝠不会像老鼠一样,随便啃咬能够碰到的一切物品(他们的牙齿构造也不允许),更不会像老鼠一样,骚扰人们的正常生活。
 
蝙蝠对推动人类的科技进步也小有帮助。蝙蝠虽然也长了一对老鼠眼睛,但这是典型的鼠目寸光。所以,蝙蝠根本不用眼睛看路,而是通过发出高频声波并分析声波碰到物体后的回声,探测前方的物体和猎物,从而在漆黑的夜晚,实现自由的飞行。人们根据蝙蝠的这一特性发明了声纳系统。现今潜水艇在作战时,不能随时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只能利用声呐下系统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此外,人们还利用声纳技术发明了盲人超声眼镜等新产品,方便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活动。
 
尽管有的蝙蝠以吸血为生,但我国没有这类蝙蝠,我国的蝙蝠大多捕食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害虫。
 
蝙蝠对抑制农作物虫害的的发生和发展,有着这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害虫为了躲避鸟类的捕杀,选择在夜晚出来。这个时候,鸟们都睡觉去了,而蝙蝠却从黑暗中杀出来大显神威。夜晚出来的害虫多是寻觅交配的配偶和进行繁殖的,此时杀死一个害虫,等于杀死成百成千的害虫。如美国白蛾,雌蛾平均一次产卵300-600粒,最多可达1900粒,在它们交配以前杀死他们,当然可以收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如果没有蝙蝠,农作物的丰收是不可以想象的。蝙蝠对农业而言,真可以说功不可没。
 
广东中山市孙中山故居后,原为孙中山曾经劳作过的耕地,至今仍有一专为蝙蝠修建的小楼,名“祈福楼”。当地人们都知道,蝙蝠可以吃掉害虫,对庄稼的生长有好处。
 
近日有人撰文,言云南山中发现一种蝙蝠,携带新冠病毒,最终使武汉人被感染了,这很像在给小朋友讲故事。这次新冠病毒的爆发,到底是不是由蝙蝠引起,应当有更严谨的科学依据才可以做出结论。
 
人类最早是生活在山洞里的,蝙蝠也多是住在山洞里,因此蝙蝠与人类的关系可能比牛马、猪狗的关系更久远。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与蝙蝠大致还是和平共处的。
 
但是,现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迅速改变,如蝙蝠栖息地破坏和被迫缩小,开山爆破,大型工程机械的使用,大规模喷洒杀虫剂、除草剂、各种生长促进剂,烧荒、炼山及林地的不适当的清理(砍伐或移走蝙蝠栖身之处的死树),以及夜晚灯火通明和噪声阵阵,使得蝙蝠遭受了比人们随意捕杀吃食更为严重的危机。
 
仅以开山炸石为例,隆隆的炮声,会惊扰在山洞里冬眠的蝙蝠。这些正在冬眠的家伙醒来以后,会过分消耗体内的能量,因此熬不过漫长的冬季。要知道,蝙蝠是哺乳动物中聚集度最高的动物,一平方米可达5000只,一个山洞里会聚集几千万只蝙蝠,而一声炮响,会使他们全部送命。也许,一个种群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永远消失了。这才是蝙蝠面临的毁灭性的灾难。与此相比,人们究竟吃掉了多少蝙蝠,已经微不足道的了。
 
现在,城市里的外表光滑的建筑对蝙蝠的生存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这些光滑的建筑表面将超声波按照同一个角度反射出去,因此,蝙蝠很难接收到反射的声波,继续高速飞行的蝙蝠会因此而撞死在建筑物的光滑的墙壁上。
 
如何保护好蝙蝠,使之能够与我们人类长期共存,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保护蝙蝠,也保护了我们自己。
 
为了蝙蝠,也为了我们自己。
话题:



0

推荐

黎云昆

黎云昆

319篇文章 1天前更新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前副司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熟悉的业务:营造林,珍贵用材培育,森林经营,林产工业企业管理,生态经济、生态产业。中国古典家具的型制、结构(榫卯结构)、文化表达。到过除台湾以外的各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以及世界上36个国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