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冠冕群英的蜀葵

黎云昆

蜀葵(Althaea rosea (Linn.) Cavan.),别称一丈红、大麦熟、大蜀季、戎葵、吴葵。

蜀葵高大挺拔,花色艳丽。蜀葵的花朵大而美丽,色彩缤纷,花繁似锦,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常用于园林绿化和庭院装饰。

蜀葵的花期较长,5月至9月均可见花开。这段时间,梅花、杏花、桃花等大多数花都开过了,能开花的植物很少,蜀葵可以说是一枝独秀,正好弥补了开花植物在这段时日的空白。

蜀葵耐寒能力强,有强大的适应性和抗性,适生范围很广,种植技术要求不高,易栽易活,且一年种植,第二年仍可自然生长。蜀葵植于广庭之中、篱落之下,无所不宜,因此在我国各地城乡多有栽培。

蜀葵的得名,顾名思义,原产中国四川。很多资料都做如是说,但一些历史文献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蜀葵亦称戎葵。宋邢昺《尔雅疏》云:“戎、蜀葢其所自也,因以名之。”其意指蜀葵、戎葵之名得来,均源于其原产地。

宋黄希《补注杜诗》:“戎葵,郭(郭璞)云:蜀葵。释者曰:戎葵、蜀葵,盖其所自也,因以名之。鹤(黄希子黄鹤)谓:《尚书·牧誓》以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国,皆蛮夷戎狄,故郭亦以蜀葵为戎葵也。”即当时蜀也并入蛮夷戎狄之列。而戎的概念要比蜀广,西戎从区域上说是指战国时代以前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川北部这些地区的民族。

蜀葵亦称吴葵。宋罗愿《尔雅翼》作胡葵。清杨时泰《本草述钩元》:“蜀葵,一名戎葵。即吴葵。蜀戎吴皆其所自来。吴者,胡之讹也。”即吴葵即是胡葵。胡的概念较戎的概念还广,指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甚至泛指外国或外族的地域。

清和珅、梁国治《钦定热河志》载:“蜀葵,《羣芳谱》曰:一名戎葵,尔雅曰:菺,戎葵。《注》云:今蜀葵也,花如木槿。《疏》云:戎蜀,盖其所自也,因以名之。是此花之种,本出塞外也。”这里讲得很清楚,蜀葵实乃源自塞外。

蜀葵的确很美的。

唐诗人徐夤《蜀葵》:“剑门南面树,移向会仙亭。锦水饶花艳,岷山带叶青。文君惭婉娩,神女让娉婷。烂熳红兼紫,飘香入绣扃。”连卓文君、神女之美都要让蜀葵三分。

明施绍莘《瑶台片玉甲种补录》载:“其号西方美人者,则蜀葵也。” 西方美人,的确美!

上海开埠以后,名妓云集,“沪上近当南北冲要,名公钜卿,雅流隽士,皆以此为孔道。故富至于万金,贵至于一品,车马盈门,巾裘满座,往来酬醉无虚日,缠头一掷,视千金若寻常。而青楼中人,迩来亦复粗工词曲,喜掉文袋,渐能以诗词与文人唱和。盖必如此,方得为名妓中矫矫者。以故韵事雅谈,亦所时有,其间或以情著,或以侠闻,秀外慧中,迥殊昔日已。”(清淞北玉魫生《海陬冶游录》)

当时人们便以二十八种名花喻二十八名妓。其中蜀葵名列第十,为侠品,喻“珠光射斗,剑气冲霄。”名妓朱幼卿当之,以其“歌喉嘹喨,气宇轩昂,是巾帼中其任侠气者。”(同上)

清末民初华琴珊《续镜花缘》载:“蜀葵花仙子孟芳芝。”

明袁宏道《瓶史》载:“罂粟、蜀葵,妍于篱落,司空图之鸾台也。”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名重一时,但不愿为官。每日沉湎于泉石林亭,颇称幽栖之趣的世外桃源里。他曾有诗句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麒麟阁,是汉武帝供奉功臣的处所,司空图言他家也有麒麟阁,功名只在赏诗,而蜀葵即是他的鸾台,即他家的宫殿。

但蜀葵在百花之中所居地位不高。

五代南唐张翊《花经》将胡葵定为“九品一命”。九品,原为古代官职等级。曹魏开始,将官阶定为九品,自一品相国而下,直至“九品芝麻官”。九命,指周朝将官爵分为九个等级。从最高的九命,依次而下至最低一等的一命。无论按曹魏制度,还是按周制,蜀葵都是最低的一级。

明张谦德《瓶花谱》又将千叶戎葵定位八品二命。这个级别是倒数第二。

《瓶史》载:“芍药以罂粟、蜀葵为婢。”此中蜀葵仅配作芍药的婢女。

不过历史上为蜀葵鸣不平的也大有人在。

唐陈标有一《蜀葵》诗:“眼前无奈蜀葵何,浅紫深红数百窠。能共牡丹争几许,得人轻处只缘多。”陈标认为,蜀葵可与“花中之王”牡丹媲美,但因其“多”而为人所轻视。的确,蜀葵不仅可以种在华堂仙圃,而且田间地头、山野人家,遍地开花。物以稀为贵,太多了,就很难为人们所重视。

宋司马光也有一《蜀葵》诗:“白若绘初断,红如颜欲酡。坐令仙驾严,幢节纷骈罗。物性有常妍,人情轻所多。菖蒲傥日秀,弃掷不吾过。”司马光在诗中也谈到了蜀葵因多而贱。司马光认为号称名列“一品九命”,并且与兰、牡丹、梅等齐名的菖阳(即菖蒲),如果日日开花,也会被人们嫌弃。

蜀葵是非常好的观赏植物,也是用途是非常之多的植物。

蜀葵可以制香。

古代中国的上流社会的人士,穿衣之前,是要将衣服覆盖在熏笼之上,下面烧香饼,以其烟熏衣。

宋洪芻《香谱》载:“造香饼子法:软炭三斤,蜀葵叶或花一斤半,贵其粘。右同捣令匀,如末可丸,更入薄糊少许,每如弹子大,捍作饼子晒干,贮瓷器内,逐旋烧用。”看来,这熏衣的香饼制作起来,也并非难事。

熏衣对人们的生活也是有很多帮助的。

熏衣可以给人带来淡淡的清香,去除体臭,有助于人们开展各种社交活动。熏衣可以安抚烦躁的情绪,舒缓精神压力,令人心情愉快,放松身心,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蜀葵可以入药。

蜀葵根有清热,解毒,排脓,利尿功能。用于肠炎,痢疾,尿道感染,小便赤痛,子宫颈炎,白带。

蜀葵子有利尿通淋功能。用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水肿。

蜀葵花有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结功能。用于大小便不利,梅核气,并解河豚毒。

蜀葵花、叶外用治痈肿疮疡,烧烫伤。

蜀葵花也有美容的作用。

唐顾非熊《妙女传》:“唐贞元元年五月,宣州旌德县,崔氏婢名妙女,年可十三四,夕汲庭中。忽见一僧,以锡杖连击三下,惊怖而倒,便言心痛,迷乱莫知。数日稍间,而吐痢不息。及瘥,不复食,食辄呕吐,唯饵蜀葵花及监茶。既而清瘦爽彻,颜色鲜华。”

蜀葵可杆茎可以做绳,织布。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载:“蜀葵,可以缉为布。”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记载:“其秸剥皮,可缉布作绳。”

元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记载了如何做绳的方法:“种蜀葵。院内路傍墙畔种之,候花开尽,带青收其秸,勿令枯槁,水中沤一二日,取皮作绳索用度。”

能做绳就可以织布,能织布就可以做衣。衣服对古代普通人而言,也是重要的财产。常有一家数口人,只有一套衣服,谁出去,谁穿,在家的人,只能光着。此外,典衣沽酒,甚至可以成为一些社会名流的风流雅韵。

蜀葵可以吃。

《本草纲目》中即提到:“(蜀葵)嫩时亦可茹食。”

明朱橚《救荒本草》甚至提到了蜀葵作为食物的具体做法:“野蜀葵,生荒野中,就地丛生,苗高五寸许,叶似葛勒子秧叶而厚大。又似地牡丹,叶味辣。救饥:采嫩叶煠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由此可知,蜀葵也是人们度荒年的救饥食物。

蜀葵花也可以吃,而且可以有多样的吃法,如凉拌、爆炒(素炒、炒肉丝、炒鸡蛋)、煮汤(豆腐虾仁汤、鸡肉汤、蔬菜汤)、煎鸡蛋羹、煮蜀葵花粥、油炸(与蛋清、淀粉和糖面糊)。还可以泡茶、制酒、制作果酱。蜀葵花籽可用于烘焙,制作成酥脆的糕或面点。

蜀葵非但可以作为救饥食物,也是可登大雅之堂的绝美菜蔬。

淸李塨《平书订》载:“郭景纯《江赋》挺自然之嘉蔬,韩昌黎《盘谷序》采于山美可茹,苏子瞻《论荠菜》谓天为幽人特生珍味,此皆谓不由人工种植,可供饔飧者。榆园亦颇有之。甘菊一,荠二,蒌三,椿巅(椿芽)四,槐五,榆六,蜀葵七,茼蒿八,茭笋九,竹笋十,巢菜十一,萱花十二,荷花十三,零余子十四,扁豆十五,梅十六,桃十七,石榴十八,枣十九,玫瑰二十,络绎终岁,可饱信天翁矣。”

此中的描述,是将蜀葵作为自然之嘉蔬、美可茹、天为幽人特生之珍味了。文中的“信天翁”是最为长寿的鸟类之一,喻长寿老人。

蜀葵的绘画也很出名。

能把花画活的,恐怕没有哪个花能比得上蜀葵了。

清程嗣章《明宫词》载:“富春王(一说富顺王)厚焜(朱厚焜),荆宪王瞻墒(朱瞻墒)玄孙,端王厚烇(朱厚烇)弟。嘉靖中,厚焜以病辞禄不允,令厚焜摄朝谒,国建昌(今江西省南城县)。……《藩宪记》载:王嗜诗,兼工画事。一日,拂素图蜀葵,移暴日中,蜂蝶丛集花上。拂之辄来,甚为奇妙。”

明藩王朱厚焜(1498-1576),字东蕲,博贯群艺,尤精绘事。所绘蜀葵花一图,居然可以招蜂引蝶。

蜀葵图也是皇家的珍藏。

据《宣和画谱》记载,当时御府所藏名画中便有蜀葵图。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载:“王晋卿家旧宝,徐处士《碧槛蜀葵图》,但二幅,晋卿每叹阙其半也,徽庙一旦访得之,乃从晋卿借半图,晋卿惟命,但谓端邸爱而欲得其秘尔,徽庙命匠者骠轴成全图,招晋卿以观,因卷以赠,一时盛传,人人悚异。”

文中的王晋卿,即北宋词人王诜,字晋卿,太原人,徙居开封。出身贵族。他家藏五代南唐画家徐熙所绘《碧槛蜀葵图》半幅。此事被已占有另一半图的宋徽宗得知。宋徽宗便向王诜提出借其半图的请求。王诜心知肚明,这哪里是借啊,这就是明抢。没想到宋徽宗得图图以后,命工匠将两个半图装裱成一幅,并将其赠与王诜,此事一时传为美谈。

蜀葵花开花落,也引起了人们对平生遭际的感伤。唐朝诗人岑参有一首《蜀葵花歌》:“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

君不见,蜀葵花!


 


 

 

话题:



0

推荐

黎云昆

黎云昆

361篇文章 6秒前更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林业部科技司副司长。从事林业工作40余年,熟悉珍贵树种培育、森林经营、红木产业、生态产业、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以及中国古典家具的型制、结构及文化表达。

文章